01 378所招生院校全景透视
2025年全国港澳台联考招生院校总数达378所,涵盖全部39所985工程高校、66所211工程高校及多所特色院校,形成“顶尖高校+重点建设+专业型院校”的立体化格局。
1. 名校资源覆盖:985/211院校占比显著
985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39所顶尖学府全数开放招生。
211高校:66所211院校参与联考招生,如福州大学(理科589分)、苏州大学(文科553分)等,覆盖理工、师范、医药等多领域。
双一流与特色院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双一流,文科511分)、浙江工业大学(理科579分)等提供差异化选择。
2. 区域分布特征
江苏:30所高校招生,含2所985(南京大学、东南大学)、9所211(如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招生总量423人,文史类189人、理工类234人。
广东:46所高校参与联考招生,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竞争激烈,深圳大学理科分数线单年暴涨37分至604分,反映头部院校热度。
新兴区域: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首年招生,计算机专业20人全部录取,毕业证与本部等效,成为高性价比选择。
3. 招生类型多元化:预科与艺考通道
预科批次:未达本科线者可申请预科(降20分),如暨南大学文史类预科线490分,提供1年过渡后升入本科的机会。
艺考专项:共58所院校参与联考,432个招生名额。
378所院校名单
02 录取难度分析:分数线攀升与竞争格局演变
1. 分数线整体趋势:理科涨幅远超文科
本科线:文科430分、理科460分,较2024年分别上涨65分、70分,理科涨幅显著高于文科。
高分线:文科510分(排位约1355名)、理科560分(排位约1862名),但头部院校理科线飙升,如广州大学理科584分,涨幅达49分。
断层式竞争:985高校录取率跌至8.6%,211高校录取率10.6%,远低于内地高考,但顶尖院校竞争强度不减。
2. 竞争格局演变:考生基数激增与身份审核趋严
报考人数激增:2025年报名人数达11939人,港籍考生占比82.5%,“双非港宝”进入报考高峰,预计2026年人数将达1.5万。
身份审核收紧:华侨生需满足“2年居留18个月”或“5年居留30个月”要求,材料不全者直接失去资格,间接提高考试门槛。
招生扩张滞后:2025年新增12所高校招生,但清华、北大等顶尖院校无新增名额,导致高分段考生竞争白热化。
03 文理科录取格局对比分析:选择策略与趋势预判
1. 招生规模与分数线差异
招生人数:2025年理科招生3410人,较文科的2901人多509个名额,且增长更明显。
分数线对比:深圳大学文科552分、理科604分,相差52分;中南大学文科最低571分、理科最低618分,相差47分。文科分数线普遍低于理科,但理科招生名额更多,形成“低分高名额”与“高分高竞争”。
2. 文理科能力要求差异:理科难度逐年加码
理科挑战:数学包含多项式、微积分等内容,计算量大;物理涉及气体、光学等题目,化学实验题计算复杂度提高,2026年考纲新增中文古文比重。
文科策略:历史记忆量大、地理重地图分析,需强化逻辑表达与阅读理解能力。文科生可向“文科+数据”等复合方向发展。
3. 选科建议:结合能力与就业趋势
理科生:若数学、物理基础扎实,可冲刺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需求专业;若计算能力较弱,需谨慎选择物理、化学等实验型学科。
文科生:优先选择金融学、汉语言文学等就业面广的专业;若对数据敏感,可考虑“文科+统计”交叉方向,提升就业竞争力。
想要了解更多华侨港澳台联考的资讯,以及北京博飞港澳台侨联考培训班的信息,欢迎扫码添加彭老师(北京校区)或胡老师(深圳校区)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