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内容与学习内容不同首先,这项考试虽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举办的,但是中国大陆各个省份在高中阶段使用的教材却互不相同,各省高考各有其考试大纲与内容,因此各省的高中授课大纲就随各省高考而异。
港澳台联考的考纲是一份与各省完全不同的大纲,这份大纲不知是哪一年订定的,而随了中国教育部的高中课程改进,这份大纲却没有随了课改而更新,因此形成了「学的新、考的旧」的现象。北京学桥华侨港澳台学校认为:即便是在大陆就学的台生,因为各省高中课程的不同,也形成了课程难易不同的怪现象。一般认为,广东、上海使用的版本均偏简单,考试难度上就显得港澳台联考内容较难。福建省使用的各科是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他的差异与港澳台考纲最小,但是以理科来说,仍然在数学与物理这二科上要做大量的补充。以文科的历史来说,知道的同学都会收集在课改前的五本老历史课本,因为这个教材范围较广,有些出题内容会落在老的课本范围内。遵循考纲的结果是,在出题上,为了能达成与考纲的一致,常常会出现一些在课改前的老考题,考生如果在考前没有准备到,进了考场会发生完全没有办法下手的窘境,这样就让应试考生产生了不知该如何准备考试的困惑。归纳起来简单的说,第一个难处是「学的新、考的旧」、「学的易、考的难」和「学的多、考的偏」。
先填志愿后考试这项考试分为文科和理科,文(理)科考试科目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物理)、地理(化学),每科满分150分,总共750分,从分数上看,港澳台联考和各省大多数的高考在总分上是一致的。考试的日期自2010年起定在了每年5月下旬的两天,但是考试的报名时间却是提早在每年的3月中旬,在报名的过程里,不单是要完成报名的手续,连同要报考大学的科系志愿也要在报名时定下来,每人限定为二所大学,各5个科系。这样的考试报考方式让应试的学生根本无法在考前二个月就能确定自己的实力与最佳的考试落点在哪里,就更别说一般的考生是否能在5月份能完成充份的应考准备了。以现行的大陆一般高中课程时间安排来说,一般在高二下升高三的暑假时,会把重要科目都教授完了,到了高三上学期,学校会安排了二轮的复习,而到了高三下学期通常会举办大批次的模拟考试让学生重复练习考试的技巧。
对港澳台学生来说,如果学生较早知道是项考试的内容和方式,通常应该要在高二下学期以自学的方式,或是请家教的方式去补足缺漏的教学点。有些同学会在高三的一开学就寻觅一个适当的补习学校,完全投身在准备考试的作息中,以一年的时间来做充裕的准备,一般补习学校会安排学生报名与应考的相关事宜,因此学生与家长都可以跟随其脚步前进,而不知道这项考试的学生往往会发生措手不及的现象,在三月份报名时眼高手低的报了排名高或是太热门的学校和志愿,以致发生根本考不上或是高分考不上的现象,这是港澳台联考的第二个难处:「先填志愿后考试」与「志愿与分数不搭配」。
联合考试独立招生港澳台联考虽然是被称为「联合考试」,但是他的录取作业却是各校完全独立的,也就是并没有一个统一分发的部门来做录取与分发的工作。前面一段所提示的「先填志愿后考试」正是与「联合考试独立招生」相配合的,而考生就夹在这两个怪圈之中动弹不得。在每年联考考完批卷后,各大学会依照学生所填的志愿在现有的科系、考生分数与志愿名额中选取他们认为最高分、最适合的同学去录取,服从调剂的(学校做自主的志愿分配)的学生会留在这个学校的录取名单中,但是可能并不是自己所想要的科系,否则就沦落到第二志愿学校去做第二次的筛选,而一般好的大学是不收第二志愿的。如此看来,每位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都产生了孤注一掷的心理状态,因此考生对分数的预测与志愿落点的配合是需要有相当的把握才能考上心目中所想要的学校,这个奇特的特点是在各省高考中不再存在的了。如果一位考生要考上他所想要的学校,他只有保证他自己在同期考生中的同一志愿群体中是最高分的,他才有可能完成他入学的愿望,这样的志愿填报方式真可称为「冒险报考」。
缺少公开的录取标准数据考试虽然是国家举办的,但是这项考试的各校录取分数、录取名额、评分作业等却是不公开的,整体存在了「黑箱作业」的感觉。比如在录取人数上,每一所大学对他的录取人数和规定都是不同的,考生在考前必须打电话去招生办公室一一询问,往往得到的答案仍是不确定的。某些学校对港澳台学生是持欢迎、来者不拒的态度的,例如联考录取人数最多的武汉大学,基本上过线就能上并且容许第二志愿,其余的高校一般在十几个,或者几个人,招生人数上有很大的不同。有些学校,比如浙江大学,自己排名并不是最高,但往往以高标准分数要求考生,因此每年可以进入的考生廖廖无几。各个大学虽然招生简章上会列出很多的科系,但是给人总体的感觉仍是看得到进不去。再比如,清华大学从07年开始不再经由联考招生港澳生,通过联考只招收华侨和台湾籍考生,人数在4人左右。在志愿上,有的学校招收第二志愿,有的学校不收第二志愿,少数的学校开设预科,这些问题都需要考生在报考选择学校单独的收集数据,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会做统计与分析。因此,一般来说考生只能在网上透过几个特定的留学网站寻到片段的信息拼凑成一个即冒险又不确定的志愿排名,最后就由这个排名来选择自己认为最适合的学校与科系。
在试卷的批考上,每年在考完试后考生并不能马上看到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最后会由考试中心以贩卖方式发行,这时考生才会真正看到标准的答案。考试的出题与试卷的批改一直存在不确定的说法,有说试卷是由北京临时招募在校研究生来批改的,考题的难易度也常令考生觉得难以掌握,说来说去都是没有完全透明的制度让考生得以了解,毕竟每年四千余考生只是少数的群体,他们的需求与声音就难以被重视了。
缺少适当的教辅数据缺少适当的教辅数据是最让考生头痛的问题,原因已在前面「考试内容与学习内容不同」的部份说明了。在现行的文教市场中,考生很难找到一系列符合
港澳台联考的参考书目,能列出来的资料实在很有限,例如,考试中心出版的各年各科考题与考试大纲,暨南大学与华侨大学编辑出版的一套针对二校联招与联考的教材与模拟考集,但是一般认为这套教材并不足以涵盖所有的内容,而难易度也不可和实际考题相匹比,这大概已经是市面上最常见的资料了,如此少的数据真让考生在数据的准备上难以心安。大陆现在的几所较著名的补习班,对自编的教材与模拟考题也多采取保密的方式,不对外公开出售,一般在家自修的考生就更需要花较多的时间自行收集了,这对考生在考试的准备上确实造成很多的困扰。
结语对港澳台考生来说,港澳台联考虽然称得上难,但是在为数四五千的考生中,要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比起参加各省的高考仍是有较大胜算的。考生要能考到心中理想的学校,只有提早的了解这项考试并且能正确的面对这个考试的范围,趁早去收集、归纳、学习、复习与练习各年的模拟考,并且能及早的找出自己的考试落点和志愿去向,才能适当而稳当的考上既定的目标大学,开启人生求学的道路。希望本文能开启各个学子的求学中国之路,尽快建立起自己的考前准备模式与因应之道。